全國2006年10月自考語言學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54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1分,共26分)
1.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是指( )
A.語言符號可以任意使用和創造
B.絕大多數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之間沒有必然的理據關系
C.可以任意使用語言符號給事物命名
D.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變
正確答案:B
2.下列語言學流派中集中研究語言本體的流派是( )
A.功能語言學 B.社會語言學
C.認知語言學 D.結構語言學
正確答案:D
3.下列關于舌尖元音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發音時舌面不起主要作用 B.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區別
C.沒有圓唇音和不圓唇音的區別 D. 是漢語普通話中的一個舌尖元音
正確答案:C
4.下列各組輔音中,都是舌面后音的一組是( )
正確答案:A
5.下列關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些語言中一個詞可以有一個以上的重音
B.能夠區別不同意義的重音可以看作一個音位
C.詞重音可以分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D.重音只跟音強的增加有關
正確答案:D
6.下列各組合成詞中,每個詞都包含粘著語素的一組是( )
A.偷襲 贈送 B.買賣 膚淺
C.老人 初五 D.蔬菜 電器
正確答案:D
7.下列各組詞語中,屬于重疊詞的一組是( )
A.爸爸星星 娃娃 B.聽聽個個 次次
C.~乎乎 ~甸甸 ~兮兮 D.姥姥 狒狒 蟈蟈
正確答案:A
8.下列關于基本語匯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基本語匯是整個語匯系統的核心和基礎 B.基本語匯使用范圍廣、構詞能力強
C.基本語匯大部分是相當穩定的 D.基本語匯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詞和古語詞
正確答案:D
9.英語名詞lab(實驗室)原來的形式是laboratory,這在詞的形成方式上屬于( )
A.直接成詞 B.變形成詞
C.變性成詞 D.逆序成詞
正確答案:D
10.英語動詞“去”的原形是“go”,過去時的形式是“went”,這在語法手段的詞形變化中叫作( )
A.附加 B.屈折
C.異根 D.零形式
正確答案:C
11.下列關于虛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虛詞可以分為輔助詞和功能詞兩個小類 B.虛詞包括助動詞、介詞、連詞和語氣詞
C.虛詞是沒有詞匯意義只有語法意義的詞 D.使用虛詞來表現語法意義屬于詞法手段
正確答案:D
12.下列對“撞倒了他的自行車”這個歧義詞組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偏正詞組 B.動補詞組
C.動賓詞組 D.向心詞組
正確答案:B
13.下列對“你把這本書好好讀一遍!”這個句子類型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句型類是主謂句 B.句式類是把字句
C.功能類是陳述句 D.繁簡類是單句
正確答案:C
14.“年齡”和“歲數”在非理性意義上的主要差別是( )
A.感情色彩不同 B.語體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語氣意義不同
正確答案:B
15.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 )
A.音位文字 B.音節文字
C.語素文字 D.意音文字
正確答案:A
16.在下面的幾種古老文字中,不屬于自源文字的是( )
A.腓尼基文字 B.蘇美爾文字
C.中國的甲骨文 D.古埃及文字
正確答案:A
17.語言中發展演變速度最快的是( )
A.語法規則 B.音位系統
C.一般語匯 D.基本語匯
正確答案:C
18.下列各項中,不是語言統一途徑的一項是( )
A.共同語的推廣 B.語言成分的借用
C.語言的轉用 D.非克里奧耳化
正確答案:B
19.親屬語言的“親屬”是指( )
A.歷史同源 B.地域接近
C.結構相似 D.類型相同
正確答案:A
20.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社會方言的一項是( )
A.土語 B.隱語
C.行話 D.黑話
正確答案:A
21.必須借助語言才能進行的人類思維活動是( )
A.感性思維活動 B.抽象思維活動
C.發散思維活動 D.形象思維活動
正確答案:B
22.關于兒童進入“復雜句階段”的表現形式,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能正確使用虛詞和掌握形態變化 B.能夠談論過去和將來發生的事情
C.能夠區別句子的同義和歧義現象 D.能掌握和成人基本相同的詞匯量
正確答案:D
23.提出語言獲得“天賦說”的科學家是( )
A.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I.P.Pavlov) B.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Chomsky)
C.美國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L.Bloomfield) D.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
正確答案:B
24.《辭源》屬于( )
A.語文詞典 B.百科詞典
C.資料詞典 D.專用詞典
正確答案:A
25.關于掌握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途徑,正確的表述是( )
A.二者都主要靠“學習”
B.二者都主要靠“獲得”
C.第一語言主要靠“學習”,第二語言主要靠“獲得”
D.第一語言主要靠“獲得”,第二語言主要靠“學習”
正確答案:D
26.外語學習中的“高原期”是指( )
A.外語學習中的初期階段 B.外語學習中的中間階段
C.外語學習中的后期階段 D.較高水平的中介語階段
正確答案:A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7.下列關于音節的表述,不正確的有( )
A.音節的劃分不受特定社會語言習慣的制約 B.音節是音位組合而成的最小語音結構單位
C.音節是聽覺上最不容易分辨的語音單位 D.一般的音節都以元音作為音節的核心
E.每種語言的音節結構都有自己的特點
正確答案:AC
28.下列各項中,對“徘徊”一詞歸類正確的有( )
A.連綿詞 B.單純詞
C.合成詞 D.復合詞
E.派生詞
正確答案:AB
29.下列語言片段中,漢語名詞“書”具有“有定”語法意義的有( )
A.動詞前面的光桿名詞:書看完了 B.動詞后面的光桿名詞:喜歡看書
C.加上指示代詞的名詞:那書挺好 D.介詞“把”后的名詞:把書丟了
E.前面加數量詞的名詞:買一本書
正確答案:ACD
30.下列關于句子語義結構的表述,不正確的有( )
A.一個句子包括“情態”和“命題”兩部分
B.一個命題可以分析為一個述謂結構
C.一個述謂結構由一個“謂詞”和若干“變元”構成
D.一個述謂結構的“謂詞”只能是句子中的謂語動詞
E.一個述謂結構有多少變元是由變元的性質決定的
正確答案:DE
31.下列關于“語言對應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專指語音形式相同或者相似 B.對應出現于成批的詞語之中
C.對應只存在于親屬語言之間 D.是語言親屬關系的重要標志
E.是語言譜系分類的重要依據
正確答案:BDE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每一名詞解釋都須舉例。
32.發音部位:發音部位指發輔音時發音器官形成阻礙的部位。例如發輔音[p]時,上下唇形成對氣流的阻礙,因此,雙唇就是[p]的發音部位。
33.向心詞組:向心詞組是指整個詞組的功能相當于詞組的中心語功能的詞組。例如偏正詞組的功能與中心語相同,“木頭房子”等于“房子”,“仔細看”等于“看”,就是向心詞組。還有動賓詞組、動補詞組、聯合詞組等也是向心詞組。
34.音節文字:音節文字指全部字符只跟語言單位中的音節相聯系的文字。例如日文的假名每一個字符代表一個確定的日語中的音節,而且同一個音節只由一個假名字符來表示,是典型的音節文字。
35.第二語言教學:第二語言教學指母語教學之外的外語教學,包括第二外語、第三外語等的教學。例如我國學校教育中的英語教學,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漢語普通話教學。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6.以詞類和音位為例說明什么是聚合關系。
答:
(1)在相同的組合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換的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就是聚合關系。
(2)詞類就是一種典型的聚合類別。例如,散文小學詩歌等名詞都可以出現在看寫等動詞之后,可以互相替換,屬于名詞聚合類。
(3)在一個語言的音位系統內部,不同的音位可以憑借相同的組合關系和區別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漢語普通語中的TG三個音位都具有舌面前的特征,都可以跟齊齒呼,撮口呼韻母組成音節,而不能跟開口呼,合口呼韻母配合,它們自然形成聚合關系。
37.舉例說明漢語吸收外來詞的幾種手段。
答:漢語吸收外來詞的幾種手段:
(1)漢語吸收外來詞手段之一是純粹音譯,即直接借用外語詞的音。例如“咖啡”。
(2)第二種手段是半音譯半意譯,即一半音譯一半注釋。例如“卡車”。
(3)第三種手段是音譯兼意譯,即雖然是音譯,但能從漢字的意義獲得跟外來詞詞義相關的某種提示。例如“基因”。
38.簡要說明語言和思維有什么不同之處。
答:語言和思維有的不同之處:
(1)功能上,雖然思維要用語言來體現,如概念要用詞語來表達,判斷、推理要用句子和復句來表達,但思維的內容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語言的內容是意義,包括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而且思維除了以語言作為工具外,還有其他物質載體;而語言除了作為思維的工具外,還是人類交際的工具。
(2)范疇上,概念和詞語、判斷和句子、推理和復句等,也不一一對應。虛詞不表達任何具體概念。多義詞可能是一個詞對應多個概念,同義詞可能是多個詞對應一個概念。句子中的疑問句、祈使句也不表達任何判斷。
五、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答:
(1)[dз]只能出現在詞的開頭或者詞中元音之前,而不能出現在詞的末尾或者詞中輔音之前。
(2)[з]只能出現在詞的末尾或者詞中輔音之前,而不能出現在詞的開頭或者詞中元音之前。
(3)[dз]和[з]呈互補分布,不構成對立。
40.下列詞組都是“動詞+動詞”的結構,可以分別構成聯合詞組(A)、動賓詞組(B)和動補詞組(C)。請每類再各舉一個例子,并說明各類詞組中動詞的特點。
A.研究討論/諷刺挖苦
B.打算回家/禁止通行
C.挖掘出來/搬運上去
答:
(1)聯合詞組的兩個動詞意義相近、構造相同,整個詞組在意義上表示并列的動作行為。舉例(略)。
(2)動賓詞組的前一個動詞是謂賓動詞(帶動詞性賓語的動詞),整個詞組在意義上有支配和被支配關系。舉例(略)。
(3)動補詞組的后一個動詞是趨向動詞(表示趨向意義的動詞),整個詞組在意義上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舉例(略)。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1小題8分,第42小題10分,共18分)
41.舉例說明普及民族共同語的實質和特點。
答:普及民族共同語的實質和特點:
(1)民族共同語指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使用的語言形式,對方言而言,是一種高級形式。
(2)語言的統一不可能采取消滅方言的方式來實現,只能通過推廣共同語,逐步用共同語來取代方言這種方式來實現,因而,從實質上說,共同語的普及過程就是逐步縮小方言差別,使語言趨于統一的過程。例如,我國方言分歧嚴重,但方言作為特定人群的交際工具,不可能簡單地加以消滅,而只能通過推廣普通話,使其逐步取代方言,最后在全社會達到語言的統一。
(3)在普及的過程中,共同語可以引導方言的發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攏。例如,新中國建立以來,漢語各個方言都出現了向普通話靠攏的明顯趨勢。
(4)在普及的過程中,共同語會逐步擴大自己的使用范圍,方言的使用范圍則相應地不斷縮小。例如,過去不少方言區的教師使用當地方言進行教學,隨著普通話的日益普及,現在越來越多的方言區教師開始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
(5)共同語的推廣和普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對我國來說,推廣普通話,縮小方言差別,將是一個長期的任務。
42.結合實例說明詞的派生義產生的現實基礎和基本途徑。
答:詞的派生義產生的現實基礎和基本途徑:
(1)客觀對象之間的各種聯系是詞語多義化的現實基礎,其中主要有相關性聯系和相似性聯系兩類。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人們有可能根據客觀對象之間的某種關聯,用指稱甲類對象的詞去指稱乙類對象,從而產生出與原來的詞義有聯系的新的意義。
(2)派生義產生的一個基本途徑是借代。借代是指甲、乙兩類對象之間沒有相似性,但存在比較穩定的聯系。如漢語從“鋸子”的“鋸”的意義引申出“鋸東西”的“鋸”的意義,就是通過借代途徑。
(3)派生義產生的另一個基本途徑是比喻。比喻是指甲、乙兩類對象之間有某種相似性。如漢語的“頂峰”由“山的最高處”衍生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最高點”這個意義,就是通過比喻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