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 本大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30 分 )
1. 屬于五四時期的小說創作是( B )
A. 《過客》 B. 《落葉》 C. 《滅亡》 D.《趙子曰》
2. 屬于魯迅《吶喊》小說集的作品是( C )
A. 《傷逝》 B. 《在酒樓上》 C.《阿 Q正傳》 D.《祝福》
3. 在鄉土文學之外,最早開辟現代田園小說別一支派,并對后起的沈從文有直接影響的作家是( C )
A. 臺靜農 B. 彭家煌 C.廢名(馮文炳) D. 許杰
4. 與徐志摩詩集同名的作品是( D )
A. 《再別康橋》 B. 《紅燭》 C. 《雪花的快樂》 D.《翡冷翠的一夜》
5. 郁達夫小說創作的個性特征是( A )
A. 自我寫真、感傷抒情、結構散文化、文筆清新流麗 B. 自我寫真、悲壯抒情、結構散文化、文筆清新流麗
C. 自我寫真、感傷抒情、結構嚴謹、文筆清新流麗 D. 自我寫真、感傷抒情、結構散文化、文筆清新沖淡
6. 葉圣陶(紹鈞)的小說中被茅盾贊譽為“扛鼎之作”的是( C )
A. 《潘先生在難中》 B. 《多收了三五斗》 C. 《倪煥之》 D. 《城中》
7. 沈從文諷刺知識分子的代表作是( B )
A. 《紳士的太太》 B. 《八駿圖》 C. 《有學問的人》 D.《王謝子弟》
8. 人物“陶嵐”出自于作品( B )
A. 《沖出云圍的月亮》 B. 《二月》 C. 《為奴隸的母親》 D. 《三姐妹》
9 . 標志老舍創作幽默風格成熟的作品是( C )
A. 《二馬》B . 《駱駝祥子》 C. 《離婚》 D. 《月牙兒》
10. 茅盾在“五四”時期提倡( B )
A. 革命文學 B. 為人生文學 C. 為藝術文學 D. 表現自我文學
11. “五四”時期創作內容主要是對母愛、童心與大自然謳歌的作家是( D )
A. 徐志摩 B. 宗白華 C. 王統照 D.冰心
12. 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是一部多幕劇,全劇共有( B )
A. 三幕 B. 四幕 C. 五 幕 D. 六 幕
13. 短篇小說《樊家鋪》的作者是( C )
A. 艾蕪 B. 柔石 C. 吳組緗 D. 沈從文
14. 云普叔的形象出自( C )
A. 《春蠶》 B. 《多收了三五斗》 C. 《豐收》 D. 《在禾場上》
15. 蕭紅的成名作是( B )
A. 《王阿嫂的死》 B. 《生死場》 C. 《呼蘭河傳》 D.《馬伯樂》
16. “漢園三詩人”指的是( B )
A. 何其芳、金克木、李廣田 B. 何其芳、卞之琳、李廣田 C.卞之琳、徐遲、金克木 D. 金克木、徐遲、路易士
17. 曾被卞之琳譽為“抗戰以來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長篇小說”是( A )
A. 《淘金記》 B. 《困獸記》 C. 《還鄉記》 D. 《南行記》
18. 林語堂最早創辦的刊物是( B )
A. 《人間世》 B. 《論語》 C. 《宇宙風》 D. 《晨報副刊》
19. 被稱為“泥土詩人”的臧克家的第一本詩歌集是( A )
A. 《烙印》 B. 《泥土的歌》 C. 《泥淖集》 D. 《寶貝兒》
20.20 世紀 30 年代的現代派作家主要有( C )
A. 馮文炳、凌叔華、沈從文、蕭乾等 B. 茅盾、吳組緗、沙汀、艾蕪等
C. 施蟄存、穆時英、劉吶鷗等 D.李輝英、羅烽、白朗等
21. 詩集《魚目集》的作者是( C )
A. 何其芳 B. 李廣田 C. 卞之琳 D.路易士
22. 趙惠明是茅盾哪一部小說中的主要人物 ?( B )
A. 《子夜》 B. 《腐蝕》 C. 《走上崗位》 D.《林家鋪子》
23. 老舍筆下的老一輩北平市民形象是( B )
A. 祁瑞豐 B. 錢默吟 C. 二強子 D.駱駝祥子
24. 陳白塵的四幕劇《歲寒圖》寫于( C )
A.1937 年 B.1942 年 C.1944 年 D.1948 年
25. 下列哪部作品的出版,被胡風稱作“中國新文學史上的一個重大的事件” ?( A )
A. 《財主底兒女們》 B. 《圍城》 C. 《生死場》 D. 《八月的鄉村》
26. 代表中國十四行詩最高水平,并以其作品標志了中國十四行詩的成熟,這位詩人是( C )
A. 朱湘 B. 穆旦 C. 馮至 D. 聞一多
27. 主要人物夏完淳出自郭沫若的歷史劇( C )
A. 《高漸離》 B. 《虎符》 C. 《南冠草》 D. 《孔雀膽》
28. 抗戰以前田間的主要詩集有( A )
A. 《未名集》、《中國牧歌》 B. 《中國牧歌》 、《義勇軍》 C. 《給戰斗者》、《戎冠秀》 D. 《未名集》、《義勇軍》
29. 長篇小說《蝦球傳》的作者是( B )
A. 歐陽山 B. 黃谷柳 C. 馬烽 D.袁靜
30. “原生”和“秀梅”出自于孫犁的小說( C )
A. 《荷花淀》 B. 《囑咐》 C. 《光榮》 D. 《麥收》
二、多項選擇題 ( 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10 分)
31. 最早倡導 “五四” 文學革命, 撰寫《文學改良芻議》 、《文學革命論》 、《人的文學》 理論文章的作者分別是 ( BCD )
A. 魯迅 B. 胡適 C. 陳獨秀 D. 周作人 E. 李大釗
32. 最早在《新青年》刊物上發表白話文學作品的作家有( AB )
A. 魯迅、周作人、胡適 B. 劉半農、沈尹默、陳衡哲 C.葉圣陶、楊振聲、汪敬熙
D. 王統照、冰心、許地山 E. 廬隱、陳獨秀、朱自清
33. 周作人散文的藝術特點有( ABD )
A. 取材廣泛,不拘一格 B. 恬淡從容,真率親切 C. 情景交融,感情真摯
D. 簡素質樸,莊諧并出 E. 構思精巧,虛實并舉
34. 屬于 20 世紀 30 年代“社會剖析派”的小說作家有( BC )
A. 張天翼、老舍 B. 茅盾、吳組緗 C. 沙汀、艾蕪 D. 葉紫、柔石 E. 丁玲、羅淑
35. 屬于 1942 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以后的作品有( ABCDE )
A. 《李家莊的變遷》 、《蘆花蕩》 B. 《暴風驟雨》 、《高干大》
C. 《我的兩家房東》 、《種谷記》 D. 《原動力》、《囑咐》 E. 《赤葉河》、《漳河水》
三、名詞解釋題 ( 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8 分)
36. 鄉土小說。 鄉土小說是20世紀20年代前期出現的一個小說流派,或者說是這時期的一種創作現象,其代表作家有蹇先艾\魯彥、徐欽文等。其共同特征是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鄉村鎮為背景,以回憶和描寫鄉村生活為題材,揭示農民苦難命運,表現鮮明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
37. 東北作家群。 東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又蕭軍、蕭紅、端木蕻良、駱賓基等。 “九一八”以后,東北淪陷,這群富有感情的年輕作家相繼流亡到關內。他們帶著故土淪陷、河山破碎的悲憤,描繪黑土地上的苦難的掙扎和覺醒、奮
起,組成一幅蒼涼沉郁的關外地域史詩,作品有濃烈的鄉土氣息。四、簡答題 ( 本大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8 分,共 24 分)
38. 簡述文學研究會創作的基本特征。
立足社會疾苦,執著于人生意義的探尋。基本傾向則是趨于客觀寫實,強調對外在世界的精密觀察與再現。藝術多姿多彩。例如葉紹鈞的冷雋平實、冰心的明麗晶瑩、許地山的雋永奇趣、周作人的沖淡自然等等。
39. 簡述茅盾的《蝕》三部曲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幻滅》中描寫了靜女士抱著美好幻想參加革命的小資產階級女性形象; 《動搖》中描寫了方羅蘭在大革命失敗中,動搖于左右之間,動搖于成功和失敗之間的人物形象。 《追求》中描寫了在大革命失敗以后,一群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各自的追求中所遭受的不同悲劇的命運。
40. 簡述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的民族風格。
文學創作具有民族化是作家的共同選擇,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一詩最早運用了“信天游”民歌形式,流傳在陜北晉綏一帶,其特點:一是兩行一首,表達一層意思;二是首句慣用比興手法。李季對這一自由生動的民歌形式、民間語言也進行了改造和提升,如口語的運用、節奏的控制、用韻分行也有獨特之處,處處照顧農民的欣賞習慣。五、論述題 ( 本大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14 分,共 28 分)
41. 論述魯迅小說《吶喊》 、《彷徨》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現實主義成就。
第一,它以“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現實主義精神狀寫社會的一切黑暗的病根;第二,作品中滲透著作家對人民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生活命運深切關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第三,從思想革命的角度,側重描
寫和揭示封建思想對人民群眾的精神奴役和毒害, 期盼中國人民擺脫封建傳統思想束縛, 改革國民劣根性。 小說《吶喊》、《彷徨》具有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廣泛吸取,豐富了中國文學的表現手法。
42. 結合《屈原》劇作,分析郭沫若抗戰時期歷史劇的悲劇精神。
郭沫若歷史劇善于發掘歷史的悲劇精神,其一,以正義力量對垂死力量的對比懸殊的勇敢抗爭及其過程中的身歷的磨難與痛苦, 或嚴峻的兩難處境, 來創造濃郁的悲劇情境, 從中展示正義任務人格和道義的美, 雖然也使得人悲苦,但是絕不意味著消沉,而是激發人們的正氣,推動人們進行新的斗爭。郭沫若的歷史劇充滿著悲壯的情緒,呈現出一種肅穆的崇高美,標志著中國現代悲劇藝術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