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當代中國,凝聚和統一社會各階層、各利益群體思想的有力武器,維系社會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推動社會全面發展的精神動力是( D )
A.中國傳統文化 B.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C.共產主義道德要求 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態度是( A )
A.信念 B.理想
C.情感 D.意志
3.當代中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內容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 D )
A.大同世界 B.小康社會
C.和諧社會 D.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毕铝袑@句話的說明中,正確的是( D )
A.理想否定現實 B.現實否定理想
C.理想與現實無關 D.只有行動可以使理想化為現實
5.人們通過生活實踐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圖是( C )
A.人生觀 B.人生價值
C.人生態度 D.人生目的
6.愛因斯坦說:“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應看他取得什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社會價值的實質是( A )
A.貢獻 B.索取
C.存在 D.享用
7.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起源于( D )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天”的意志或“神”的啟示
C.人先天具有的某種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人類的歷史發展和人們的社會實踐
8.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際活動,協調人們之間的關系。這指的是道德的( B )
A.認識功能 B.調節功能
C.溝通功能 D.教育功能
9.在社會規范體系中,法律與道德是兩種不同的行為規范。下列關于二者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凡是道德所反對和譴責的行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為
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礎,能夠為道德規范的制訂提供依據
C.法律的調節更具有廣泛性,能夠滲透到道德不能調節的領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對和譴責的行為
10.兩千多年前的《詩經》提出“夙夜在公”,西漢的賈誼提出“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明代的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這些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 A )
A.愛國奉獻,以天下為己任的內容 B.樂群貴和,強調入際和諧的內容
C.勤勞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內容 D.求真務實,敬重誠實守信的內容
11.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 D )
A.集體主義 B.誠實守信
C.明榮辨恥 D.為人民服務
12·“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體現著我國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道德精華。其中,敬業奉獻要求( C )
A.公民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助友愛,與人為善
B.公民應該勤奮工作,儉樸節約,積極進取,發奮圖強
C.公民應該恪忠職守,兢兢業業,克己奉公,服務社會
D.公民應該有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學法、懂法、守法、護法
13.乘車登機坐船應主動購票,自覺排隊;出行應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在圖書館、
影劇院等公共場所,不喧嘩吵鬧;游覽、購物、提款應按先后順序,不插隊。這是社會公德中( B )
A.保護環境的要求 B.文明禮貌的要求
C.助人為樂的要求 D.愛護公物的要求
14.有觀點認為,那種只是出于異性吸引的感情沖動不是愛情,那種朝秦暮楚、見異思遷的行為和“只求曾經擁有,不求天長地久”的感情,不是真正的愛情。這強調了愛情的( A )
A.強烈持久性 B.專一排他性
C.平等互愛性 D.自然生物性
15.下列選項中,屬于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 C )
A.勇敢進取 B.辦事公道
C.尊老愛幼 D.服務群眾
16.個人品德的形成過程包含多種心理成分的相應發展。其中,人們遵循道德原則規范所表現出的外在活動,稱為( A )
A.道德行為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認識
17.通過反復檢查以發現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頭和行為上的不良習慣,并將其堅決克服和整治掉。這是完善個人道德品質中( B )
A.陶冶情操的修養方法 B.省察克治的修養方法
C.學思明理的修養方法 D.慎獨自律的修養方法
18.在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這體現了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是( D )
A.人治 B.法制
C.以德治國 D.依法治國
19.法律思維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則和立法精神,分析、解決法律問題的習慣和思想取向。下列選項中,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思維的是( A )
A.重證據 B.重義務
C.重實體輕程序 D.重程序輕實體
20.“法立而不行,與無法等?!边@句話強調了( C )
A.學法的重要性 B.立法的重要性
C.守法的重要性 D.知法的重要性
21.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按照法律規定的職權和程序,運用法律規范處理具體案件的活動是( B )
A.法律遵守 B.法律適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監督
22.法具有維護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的作用。這指的是法的( A )
A.社會作用 B.規范作用
C.指引作用 D.制裁作用
23.法的基本構成要素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 C )
A.法律概念 B.法律技術
C.法律規范 D.法律原則
24.在我國國家機構中,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是( B )
A.國務院 B.人民法院
C.人民檢察院 D.人民代表大會
25.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行為,特別是行政機關的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行為要做到合理、恰當和適度。這體現了行政法的( B )
A.程序正當性原則 B.行政合理性原則
C.行政合法性原則 D.行政應急性原則
26.權利主體依法享有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有其利益的排他性權利屬于( B )
A.債權 B.物權
C.人格權 D.身份權
27.權利人對其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稱為( C )
A.所有權 B.專利權
C.著作權 D.商標權
28.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為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內暫時限制或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下列選項中,屬于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是( C )
A.警告 B.傳喚
C.逮捕 D.行政拘留
2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規定,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體現了仲裁的( D )
A.自愿原則 B.公平原則
C.獨立原則 D.一裁終局原則
3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下列選項中,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是( A )
A.不服行政處罰的案件
B.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C.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D.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科學崇高的理想信念對人生價值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在確立理想信念時,應該( ABC )
A.把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結合起來
B.學會對不同的理想信念進行辨別和選擇
C.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與社會的理想信念結合起來
D.離開人的生活體驗和實際行動,單純地讀書學習
32.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發展中,愛國主義從來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成為一種優良
傳統,這種優良傳統包括( ABCD )
A.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 B.抵御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
C.開發祖國山河,創造中華文明 D.心系民生苦樂,推動歷史進步
33.人生態度大致可分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消極無為的人生態度。大學生應當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是因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BCD )
A.容易使人好高騖遠 B.有助于實現人生價值
C.有助于達到人生目的 D.能夠調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34.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我國每個社會成員在共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 BCD )
A.與國際慣例相接軌 B.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C.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 D.與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相承接
35.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觀點,是( ABCD )
A.道德觀的一個重要部分
B.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C.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D.一定社會思想道德原則和規范的重要體現
36.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核心和基礎。從業人員的下列表現中,體現了愛崗敬業要求的有( BC )
A.對本職工作馬馬虎虎,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B.喜歡自己的工作,心情愉快,樂觀向上地從事自己的職業
C.用一種恭敬的態度對待工作,勤奮認真,不偷懶,不怠工
D.對于被動選擇的職業崗位敷衍了事,消極應付,爭取早日調換工作
37.下列關于法的本質和特征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BD )
A.法具有國家強制性
B.法反映的是統治階級的意志
C.法反映了所有社會成員的意志
D.法的內容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38.我國現行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既具有與一般法律相同的特點,又有與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憲法的特征有( ACD )
A.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憲法的內容等同于一般法律
C.任何法律、法規都不能與憲法相抵觸
D.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39.犯罪構成是指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所應當具備的一切主客觀要件的總和。我國的犯罪構成包括( ABCD )
A.犯罪主體 B.犯罪客體
C.犯罪主觀方面 D.犯罪客觀方面
40.在我國,民事訴訟主體包括( ABD )
A.法院 B.當事人
C.辯護人 D.訴訟代理人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特點和基本類型。
42.簡述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基本內涵。
43.簡述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44.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
45.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組成。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是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論述大學生怎樣做新時期忠誠堅定的愛國者。
47.論述如何正確認識并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