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程經濟學試題(二)
(課程代碼 04624)
一、 填空題(本大題包括10道小題,20個空格,每空格1分,計20分)
1. 工程經濟分析應堅持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其中 是評價人員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國家產業發展布局及發展方向、該項目對國家發展所起的作用和該項目發展趨勢等進行評價, 是以對項目各方面的計算結果作為依據進行評價的方法。2.實際利率比名義利率更能反映資金的時間價值; 越大, 越短,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的差異就越大。1. 工程經濟分析應堅持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原則,其中 是評價人員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國家產業發展布局及發展方向、該項目對國家發展所起的作用和該項目發展趨勢等進行評價, 是以對項目各方面的計算結果作為依據進行評價的方法。
3.基準收益率的確定一般以行業的平均收益率為基礎,同時綜合考慮 、 、通貨膨脹和資金現值影響因素。
4.資產負債率是 和 之比,它是反映企業各個時刻面臨的財務風險程度及償債能力的指標。
5.比較壽命期不等的互斥型(排他型)方案,應當對壽命期作適當處理,以保證時間上的可比性,通常的處理方法有方案重復法、 法和 法。
6.生產成本費用是指項目生產運營支出的各種費用。案成本與生產過程的關系分為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按成本與產量的關系,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按財務評價的特定要求分為 和
。
7.決策樹一般由決策點、機會點、 和 等組成。
8.影子工資是指建設項目使用勞動力資源而是社會付出的代價。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中以影子工資計算勞動力費用,影子工資常用的 計算方法有 法和 法。
9.設備租賃是指設備使用者(承擔人)按照合同規定,按期向設備所有者(出租人)支付一定費用而取得設備使用權的一種經濟活動;一般有兩種形式,即 租賃和 租賃。
10.ABC分析法,又稱重點選擇法或不均勻分布定律法,是應用數理統計分析的方法來選擇對象;其基本原理為“ 和 ”,抓住關鍵的少數可以解決問題的大部分。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道小題,每小題2分,計20分)
1.工程經濟經濟分析的時間可比性原則要求進行經濟效果比較時,必須考慮時間因素,采用( )。作為比較基礎
A. 時間 B. 計算期 C. 生命周期 D. 相等的計算期
2. 下列關于現金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收益獲得的時間越晚、數額越大,其限值越大 B. 收益獲得的時間越早、數額越大,其限值越小
C. 收益獲得的時間越早、數額越小,其限值越大 D. 收益獲得的時間越晚、數額越小,其限值越小
3. 凈年值是指把項目壽命期內的凈現金流量按設定的折現率折算成與其等值的各年年末的( )。
A. 等額凈現金流量值 B. 凈現金流量值 C. 差額凈現金流量值 D. 稅后凈現金流量值
4. 下列關于內部收益率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在計算中所得到的內部收益率的精度與(i2-i1)的大小有關
B. 線性差值試算法求得的內部收益率是近似解
C. 采用線性差值計算法可以計算具有常規現金流量和非常規現金流量的投資方案的內部收益率
D.對具有非常規現金流量的項目,內部收益率的存在可能是不唯一的
5. 在評價投資方案經濟效果時,如果A、B兩個方案中缺少任何一個,另一個就不能正常運行,則A、B兩方案成為( )方案。
A. 組合型 B. 互補型 C. 混合型 D. 相關型
6. 下列關于互斥項目方案經濟比選的方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壽命期相同的方案,凈現值大于或者等于零且凈現值最大的方案為優
B. 差額內部收益率法比較時,若差額內部收益率大于基準收益率,則頭則額大的方案為優
C. 壽命期不同的方案也可以用差額內部收益率法直接比較
D. 凈年值法適用于計算期相同或者計算期不同的方案的比較
7. 下列關于敏感度系數和臨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敏感度系數高,表示項目效益對改不確定因素敏感程度高
B. 敏感度系數在判斷各不確定性因素對項目效益的相對影響仍有一定作用
C. 在一定的基準收益率下,臨界點越低,說明改不確定性因素對項目效益指標影響越小
D. 計算敏感度系數的目的是判斷各不確定性因素敏感度系數的相對大小
8. 投資項目財務分析工作包括:①根據項目性質和融資方式選擇適宜的方法,②選取必要地基礎數據進行財務效益和費用估算,③進行不確定性分析,④進行盈利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和財務生存能力分析等;這些工作的正確順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9. 下列關于國民經濟評價的表述,錯誤的是( )。
A. 國民經濟評價采用費用—效益分析法 B. 國民經濟評價遵循效益和費用識別的有誤對比原則
C. 國民經濟評價應從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考慮 D. 國民經濟評價應同時進行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分析
10. 設備的修理或現代化改裝是對設備磨損的( )。
A.局部補償 B.完全補償 C.日常維護 D.基本建設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包括3道小題,每小題3分,計9分)
2. 不確定性分析
3. 社會折現率
四、簡答題(簡要回答要點即可)(本大題包括4道小題,每小題5分,計20分)
1. 資金的時間價值對技術方案經濟評價有何影響?
2. 簡述分析建設項目清償能力的指標。
3. 簡要說明建設項目財務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的區別。
4. 什么是設備的經濟壽命,設備的無形磨損有哪兩種形式?
五、計算題(寫出必要的分析計算過程)(本大題包括4道小題,計31分)
1、(7分)某企業興建一工程項目,第一年投資1000萬,第二年投資2000萬,第三年投資1500萬,其中第二年、第三年的投資使用銀行貸款,年利率為12%,該項目從第三年起開始獲利并償還貸款,銀行貸款分5年等額償還,問每年應償還銀行多少萬元?(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2、(7分)防水布的生產有二種工藝流程可選:第一種工藝的初始成本是35 000元,年運行費為12 000元,第二種工藝的初始成本為50 000元,年運行費為13 000元。第二種工藝生產的防水布收益比第一種工藝生產的每年高7 000元,設備壽命期均為12年,殘值為零,若基準收益率為12%,應選擇何種工藝流程?(用費用現值法求解)
3、(7分)某產品計劃產量為6000件/年,銷售單價為225元,每年固定成本為120000元,單位可變成本為145元,試求保本產量及生產能力利用率。
自學考試工程經濟學試題(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本大題包括10道小題,20個空格,每空格1分,計20分)
1、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2、名義利率、計息周期
3、資金成本、投資風險 4、負債、資產
5、年等值、研究期 6、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
7、方案枝、概率枝 8、機會成本、換算系數
9、融資、經營 10、關鍵的少數、關鍵的少數
評分標準:本大題包括10道小題,20個空格,每空格1分,填錯或漏填得0分,填對得1分;本大題滿分20分。
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道小題,每小題2分,計20分)
1~5、D D A C B 6~10、C C C D A
評分標準:本大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選對得2分,錯選、漏選、多選得0分;本大題滿分20分。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包括3道小題,每小題3分,計9分)
1、是指在資金時間價值作用下(1分),不同時點上絕對值不等的資金具有相同的價值或不同時點上絕對值相等的資金具有不同的價值(2分)。
2、就是分析項目的經濟分析中存在的主要不確定性因素對項目經濟效果評價的影響(2分),預測項目承擔風險的能力(1分)。
3、是指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中衡量經濟內部收益率的基準值(1分),是計算項目經濟凈現值的折現率以及項目經濟可行性和方案比選的主要判據(2分)。
評分標準:本大題包括3個小題,每小題3分,簡要闡述要點即可,概念闡述不全酌情扣分,回答錯誤或沒有作答。得0分;本大題滿分9分。
四、簡答題(簡要回答要點即可)(本大題包括4道小題,每小題5分,計20分)
1、資金的時間價值是客觀存在的,資金隨時間的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只要商品存在,就必須考慮它的時間價值(1分)。資金的時間價值表明,技術方案在不同時期所投入的費用以及產出的效益,他們的價值是不同的(2分)。因此,對技術方案進行經濟效益評價時,必須對各方案的收益與費用進行等值計算,使他們具有可比性。使之等值以后方可比較,這是技術方案經濟評價的重要條件(2分)。
2、借款償還期(1分)、資產負債率(1分)、流動比率(0.5分)、速動比率(0.5分)、利息備付率(1分)、償債備付率(1分)。
3、(1)評價的角度不同(1分),(2)費用和效益的含義和劃分范圍不同(1分),(3)采用的價格體系不同(1分),(4)使用的參數不同(1分),(5)評價的內容不同(0.5分),(6)應用的不確定性分析方法不同(0.5分)。
4、設備的經濟壽命是指設備從投入使用開始,到因繼續使用經濟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經歷的時間(1分)。
設備的無形磨損的兩種形式是指:第I類無形磨損和第Ⅱ類無形磨損。其中第I類無形磨損是指由于制造機器設備的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同類型、同功能的設備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而引起的設備貶值(2分);第Ⅱ類無形磨損是指由于出現新的性能更完善、具有更高生產效率和經濟型的機器設備,使原有機器設備相對貶值(2分)。
評分標準:本大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5分,簡要回答要點即可,要點回答不全酌情扣分,回答錯誤或沒有作答。得0分;本大題滿分20分。
五、計算題(寫出必要的分析計算過程)(本大題包括3道小題,計21分)
1. A=[2000(F/P,12%,1)+1500](A/P,12%,5) ………………………………………(3分) |
=(2000×1.12+1500) ×0.27741…………………………………………………(2分)
=1037.51(萬元) …………………………………………………………………(2分)
即每年應償還銀行1037.51萬元。
2. PC第一種= 40000+12000 (P/A,12%,12)
= 40000+12000×6.1944
=109328(元) …………………………………………………………(3分)
PC第二種 = 50000+(13000–7000)(P/A,12%,12)
= 50000+6000×6.1944
=87164(元)……………………………………………………………(3分)
∵PC第二種﹤PC第一種
∴第二種比第一種方案好。………………………………………………………(1分)
評分標準:本大題包括3個小題,每小題寫出必要的分析計算步驟,得出正確答案,按步驟相應得分;分析不正確或步驟不完整酌情扣分;本大題滿分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