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教育試題
課程代碼:0047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1992年,英國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宣布設立的一種全國統一的證書是( )
A.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B.職業教育證書
C.職業技術教育證書 D.普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2.除了柏林和北威州,德國的大多數州法定普通義務教育為( )
A.9年 B.10年
C.11年 D.12年
3.德國在文化教育領域實行聯邦主義,中央一級的教育行政機構叫( )
A.教育部 B.國民教育部
C.聯邦教育和科學部 D.教育與就業部
4.在法國,主要任務是培養技術員和為高等教育的技術專業輸送人才的中學類型是( )
A.普通高中 B.技術高中
C.職業高中 D.綜合中學
5.美國中學教學的一個特色是實行選修制和( )
A.學分制 B.學年制
C.導師制 D.學年學分制
6.為了回擊蘇聯人造地球衛星的挑戰,美國國會于1958年通過了( )
A.《莫雷爾法》 B.《史密斯——休士法》
C.《國防教育法》 D.《退伍軍人重新適應法》
7.1947年,漢斯在英王學院任職期間撰寫了其代表作( )
A.《各國教育的動力》 B.《比較教育》
C.《比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傳統研究》 D.《比較教育:教育的新時代》
8.在貝雷迪劃分的比較類型中,在兩個對象國之間做的對稱比較屬于( )
A.輪流比較 B.并置比較
C.闡釋比較 D.平衡比較
9.依賴理論用“中心—邊緣”的關系模型來解釋世界各國的教育,其中“中心”指的是( )
A.第三世界國家 B.西方發達國家
C.殖民地國家 D.教育先進國家
10.美國比較教育學家諾亞和艾克斯坦共同提出的重要比較教育研究方法是( )
A.數理統計法 B.科學量化法
C.比較四步法 D.問題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1.為了在教育政策上使各州取得最低限度的統一,德國建立了一系列協調機構,目前主要有( )
A.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各州文化部長常設會議 B.大學校長會議
C.科學委員會 D.中央教育審議會
E.聯邦和各州教育規劃和科研促進委員會
12.法國普通高中后兩年開始按專業分班教學,一般分為以下幾科( )
A.文學—哲學 B.經濟和社會科學
C.數學和物理 D.數學和自然科學
E.數學和技術
13.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臨時教育審議會提出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改革基本原則包括( )
A.重視個性 B.向終身學習體系過渡
C.國際化 D.信息化
E.多樣化
14.除了被認為是中學的中間學校、第六學級學院和第三級學院之外,英國的公立中學還包括( )
A.文法中學 B.公學
C.技術中學 D.現代中學
E.綜合中學
15.日本的高中形式多樣,按照授課方式可分為( )
A.普通高中 B.全日制高中
C.職業高中 D.定時制高中
E.函授制高中
16.俄羅斯的高等教育可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
A.不完全高等教育 B.基礎高等教育
C.專門化高等教育 D.高等普通教育
E.副博士和博士研究生院
17.在法國,學前教育屬于基礎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實施機構有( )
A.幼兒學校 B.托兒所
C.幼兒園 D.幼兒班
E.托兒所—幼兒園
18.在“社會科學方法時代”,影響比較教育的幾種主要理論有( )
A.結構功能主義 B.沖突理論
C.世界體系分析理論 D.依賴理論
E.新殖民主義理論
19.美國中小學學制主要包括( )
A.八四制 B.六六制
C.六三三制 D.四四四制
E.五三四制
20.比較教育在“借鑒時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朱利安 B.庫森
C.阿諾德 D.霍拉斯·曼
E.巴納德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1.發展教育
22.恢復基礎運動
23.英國開放大學
24.定向階段
25.教育優先區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0分)
26.(本題6分)簡述比較教育的主要研究領域。
27.(本題8分)簡述漢斯的比較教育思想。
28.(本題6分)法國教育行政有何特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30分)
29.(本題10分)教育國際化對第三世界國家教育發展有哪些積極作用?
30.(本題20分)試述德國職業技術教育的主要特點及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啟示。
一、單項選擇題
1、D 2、A 3、C 4、B 5、A 6、C 7、C 8、D 9、B 10、B
二、多項選擇題
11、ABCE 12、ABCDE 13、ABCDE 14、ACDE 15、BDE 16、ABCE
17、AD 18、ABCDE 19、ABCDE 20、ABCDE
三、名詞解釋
21、發展教育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分化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比較教育研究領域,主要是聯系各國的社會發展狀況來研究和分析比較其教育發展問題,從而為各國政府或國際社會制定平衡的教育發展戰略提供參考。
22、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的教育運動。其目的在于消除進步主義教育造成的學生知識水平下降,基本技能不足的后果,糾正20世紀60年代教育改革教材難度過大,忽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傾向。
23、指英國以廣播、電視、函授和暑期學校相結合進行遠距離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機構,1969年成立。
24、德國對五至六年級獨立學習階段的稱謂。在定向階段,原則上要求對所有學生開設同樣的課程內容。在定向階段結束時,校方按照學生的學業成績決定其上哪一類中學。
25、為了降低初中的輟學率,法國從1982年起建立了“教育優先區”,即在輟學現象嚴重的地區發動社會與學校合作,幫助家庭條件差和功課差的學生完成規定的學業。“教育優先區”不僅向社會敞開了學校的大門,吸引地方和社會團體參與學校的管理,提供經費上的援助,而且把教育問題作為社會和文化問題來看待,從而打破了國家對教育的一統天下,使整個社會關心教育,把解決學生失學現象同地區的發展聯系起來。
26、(1)外國教育研究;(2)區域教育研究;(3)國際教育研究;(4)發展教育研究。
27、(1)在漢斯的比較教育思想中,民族性是基本線索。(2)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植根于其民族歷史之中。(3)歷史主義是漢斯比較教育研究方法論的基本思想,因素分析是其研究的基本手段。
28、(1)法國是一個中央集權國家,雖然在教育上實行分級管理,但主要權力集中在中央。(2)中央設國民教育部,對各級公立學校實行嚴格管理,對私立學校實行監督。(3)全國共分28個學區,由學區長領導。(4)每個學區內的各省設省級督學,領導省內教育機構。
五、論述題
29、(1)彌補第三世界國家智力資源的匱乏,因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2)有利于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的教育經驗,從而促進教育發展。(3)國際教育援助項目為第三世界國家注入了教育發展基金。
30、(1)德國職業技術教育屬于中等教育第二階段,是德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德國教育的“第二根支住”。(2)德國職業技術教育結構完善,辦學形式靈活多樣,培養人才效率較高,既能滿足國家對職業技術勞動力的需要,又能給新生勞動者提供充分的自我發展的機會。(3)通過多種機構和制度實施職業技術教育。主要實施機構包括職業學校、職業專科學校、職業補習學校、專科高中、專科學校等。既有全日制教育,也有部分時間制教育。(4)職業學校實施雙元制職業技術教育。所謂雙元制,是指由企業和公立職業學校分工合作,在同一時間內培訓同一批學徒。企業根據全國統一的培訓規章,培訓學徒掌握從事職業工作的技能;職業學校則主要是講授專業理論知識,促進和補充企業中的培訓,加深和擴大普通教育知識。(5)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