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學院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武書連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桂林旅游學院2024年國內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排名類型 | 國內排名 |
校友會排名 | 472 |
軟科排名 | 600+ |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 0 |
桂林旅游學院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創辦于1985年,原名桂林旅游專科學校,1994年定名為“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2015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21年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是我國兩所獨立建制的全日制公辦旅游本科院校之一,是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院校之一。現有雁山、驂鸞兩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25.72萬平方米(1885畝)。
學校是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在中國設定的重點支持單位及其教育委員會附屬成員單位,世界旅游聯盟會員單位、亞洲開發銀行“高端旅游人才培訓優秀合作伙伴”、中國旅游院校“五星聯盟”單位,是中國—東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訓基地、中國旅游研究院東盟旅游研究基地的載體單位,是中國—東盟旅游教育聯盟(CATEA)發起院校及其秘書長單位,是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全國旅游扶貧培訓基地(唯一獲批高校)、全國研學旅行指導師培訓基地、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學基地、廣西干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是第三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是廣西立項建設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教職工1039人,其中專任教師724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比36.33%,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占比86.32%。擁有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廣西工匠獲得者、傅雷翻譯獎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旅游教育名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入選者、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帶頭人、廣西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自治區級教學名師、自治區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廣西卓越學者、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等一批高層次人才。
學校現建制教學學院14個,學科涵蓋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工學、理學、教育學等七個學科門類。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7萬余人。學校現有本科專業36個,涵蓋旅游業“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及文化旅游、康養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體育旅游等新業態主要領域,形成與產業結構相匹配的專業體系,構建“一軸兩翼三能力四融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現有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6個,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00余個。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烹飪與營養教育),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門(前廳與客房管理、旅游學概論、酒店管理概論、旅游紀念品設計),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20門;全國高校就業創業金課1門(創新創業基礎);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3門。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升本以來,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共獲得1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2項。學校為文旅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6萬高素質應用型文旅人才和其他應用型專門人才,連續七年被評為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
學校擁有廣西一流學科B類1個(旅游管理)、廣西重點學科(培育)2個(旅游管理、設計學)。建有廣西重點實驗室、廣西工程研究中心,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等一批省級重點科研平臺和廣西高校科研平臺,擁有廣西旅游數據中心、廣西旅游科學研究所、廣西旅游產業人才小高地、廣西紅色文化與旅游研究基地、廣西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學校被列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成為南開大學對口支援的高校。作為全國首個擁有省級旅游數據中心的高校,率先制定國內第一個省級旅游大數據平臺建設地方標準。學報《旅游論壇》是國內重要的旅游學術研究平臺,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核心期刊(2022版)。
學校主動服務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和廣西文旅強區建設,主動服務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腹地建設。與柳州市、河池市、賀州市、陽朔、荔浦,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廳、江西省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開展深度校政、校企合作。學校為全國各省市培訓旅游人才6萬余人次,學員覆蓋廣西111個縣(市、區),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積極開展旅游扶貧培訓,累計培訓農村學員近萬人次,學員滿意度達99.6%。學校先后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30多期旅游管理高端人才培訓班。受中國—東盟中心委托,學校連續五年派出授課專家走遍東盟十國開展旅游從業人員援外培訓。
學校將旅游教育融入校園文化,秉承“修身、立志、敬業、創新”的校訓精神和“敢為人先,追求夢想”的桂旅精神,形成了鮮明的文化育人模式。校園獲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建有旅藝樓、旅勤樓、旅博樓、旅思樓等一批學校標志性建筑,建有廣西旅游博物館、“青松夕照”、“桂林抗戰文化名人”雕塑群、“黨史百年,文化矩陣”實景教學園區、雁山窯等景區旅游“打卡點”。創作獨具特色的桂戲廣播體操,打造禮賓禮儀大賽、外文戲劇節等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學校獲第一批自治區文明校園,5個二級學院獲批自治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院系。“七玄樂府”少數民族器樂傳承與創新項目獲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展示項目,“紅色導航 文化引領 文旅融合育人才”品牌項目入選廣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一校一品”特色品牌。
學校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世界旅游聯盟、亞太旅游協會等國際組織以及香港理工大學等20多所境外高校開展多領域合作;與EHL酒店管理商學院(原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開展酒店管理本科專業合作辦學。在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設立海外校區,建立文萊漢語旅游人才培訓中心;“中印尼旅游教育合作”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一帶一路”文旅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學校先后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30多期旅游管理高端人才培訓班。受中國—東盟中心委托,學校連續五年派出授課專家走遍東盟十國開展旅游從業人員援外培訓。俄羅斯副總理戈洛杰茨、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兩任秘書長到學校考察、演講。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瑞法依評價說:“與學校的合作已作為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開展各相關領域合作工作的典范,值得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推廣。”
學校因旅而生、因旅而興,面向未來,必將因旅而強。學校堅持行業性、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類型定位,堅持“根植行業,立足桂林,服務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盟”服務面向定位,正在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學校提出的“建成高水平旅游大學”的要求和學校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兩個階段”發展目標和“1+3+9”總體發展戰略,培養文旅產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加快建設成為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旅游大學。
211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車輛工程、工商管理、船舶與海洋工程
211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車輛工程、臨床醫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建筑學、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制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工技術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工程、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中醫學、中藥學、護理、中西醫臨床醫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學、經濟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教育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