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湖北自考服務中心 >> 高校 >> 學校排名 >> 瀏覽文章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排名2024年最新全國排名第311

2024/11/18 10:46:15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排名2024年最新全國排名第311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排名2024年最新全國排名第311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武書連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4年國內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排名

排名類型 國內排名
校友會排名 311
軟科排名 328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0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簡介

——服務產業,引領職教,構建“技術+師范”發展新格局

學校坐落于廣東省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是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省屬高校。1977年開始培養本科生,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1年獲批廣東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高校,是廣東省“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特色提升計劃建設高校。學校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廣東省職業教育的特色優勢,服務產業,做中國產教深度融合的促進者;引領職教,打造中國“雙師型”工匠之師培養的南方高地。

歷史沿革。學校前身為廣東民族學院,創辦于1957年,首任校長是老一輩革命家羅明同志。是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高校;1998年更名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轉型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為職業院校培養師資;2002年、2005年,原廣東省機械學校、原廣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和廣東省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先后并入,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8年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辦學條件。學校現有東校區、西校區、北校區、白云校區、河源校區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25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83萬余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總面積43萬余平方米。圖書館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紙質館藏總量241萬余冊、中外文紙本期刊6147種;中文電子圖書約165萬種、中外文學位論文約565萬篇;視音頻資源約18.25萬小時。建設有校內實驗及實訓場所336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6個、校外專業實踐教學基地273個、校外教育實踐實習基地179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億元。

人才培養。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獲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34項;現設有26個二級教學單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6萬余人;開設有74個本科專業,其中理工類專業37個,文科類專業37個;師范類專業36個;建有7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和應用型示范專業;建設110余門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精品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師教育課程。學校構建了高素質“雙師型”職教師資與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培養體系,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建有15個產業學院;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獲批“廣東省大學科技園”“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單位資格;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開展協同創新戰略合作項目,與知名企業共建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264個。近三年,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系列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國內外高水平學科競賽中屢獲大獎,共獲國家級獎勵500多項、省級獎勵1800多項。就業率連年保持在同類高校前列,獲評教育部“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就業先進工作單位”“廣東省創新創業示范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學校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服務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打造民族學、教育學、電子信息3大學科高峰,ESI工程科學學科全球排名前1%;現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歷史學等9大主要學科門類,有民族學、教育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3個珠江學者設崗學科,教育學、民族學、新聞傳播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教育、電子信息、機械、能源動力、會計、新聞與傳播等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是“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研究生招生培養單位和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簡稱“職教專碩”)教育試點單位,有32個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現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8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0余人。

科學研究。學校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科研平臺,入選國家民委研究基地1個(中華民族共同體華南及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基地),建有1個科技部協同創新平臺(粵港制造云服務國際合作基地),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知識產權大數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智庫(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民族發展研究中心、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8個省級研究基地、5個廣東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個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13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際合作基地,5個廣州市重點實驗室、3個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含共建),3個廣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含共建),12個廣東省教育廳科研平臺、12個廣東省教育廳科研團隊。此外,學校還與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共建了順德現代職業教育研究院,與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市廣師大研究院。近三年,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和國家社科基金共58項(自然科學37項,人文社科21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11項,其中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廣東省技術發明獎1項,第九屆廣東杰出發明人獎1項,廣東省人文社科成果獎2項。

師資隊伍。學校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教學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現有正副高職稱教師55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40多人。教師隊伍中,有雙聘院士、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中國專利優秀獎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有全國優秀教師、巾幗發明家優秀獎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全國“2019年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提名人物”、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廣東省“揚帆計劃”人才、廣東省教學名師、廣東省勞動模范、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教師、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南粵教壇新秀)、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等高層次人才。

社會服務。學校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民委、省教育廳選定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院校”“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國家民委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廣東省中職學校教師發展中心”“廣東省‘雙師型’教師認定機構”等。學校是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聯盟、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廣東職教師資培養培訓聯盟、中德合作職教師資培養培訓聯盟理事長單位、廣東省產教融合促進會會長單位。學校充分挖掘民族教育和學科資源,促進民族藝術、民族體育與管理學、經濟學、法學交叉融合,曾兩度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獲評廣東省民宗委第二批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彰顯了學校民族教育的優勢和特色。學校共舉辦各級各類職教師資培訓班1700多期,培訓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高職院校的校長、管理人員及專業骨干教師8萬多人次。

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是中非(南)職業教育合作聯盟成員單位、“中阿高校10+10合作計劃”成員高校,與英、美、澳、日等國十多所高校開展了學分互認、學位聯授合作,與波蘭AGH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了伊拉斯謨項目學術交流合作以及教師互派、學生交換合作,獲批多項廣東省科技廳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海外名師”項目。先后培養來自亞、非、歐、美等洲70多個國家的4000多名來華留學生,形成了以本科教學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對外漢語教育培訓多層次、高質量發展的國際交流合作新體系。選派了近200人次骨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赴境外高校培訓或訪學。學校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本科生,牽頭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聯盟、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層次職教師資培養產教聯合體,近兩年獲批部級交流項目2項。

發展愿景。辦學六十多年來,學校雖數易其名,卻初心不改。立足新發展階段,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秉承“厚德博學、唯實求新”校訓,堅持“學科建設上水平、服務職教創特色”和“做強新工科、做特新師范、做優新文科、做大國際合作與社會服務”發展思路,落實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凝聚“穩規模、調結構、布新局、深改革、提質量、增效益”的發展共識,堅持創新發展、特色發展、系統發展、產教融合發展、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實施黨建引領等九大工程、構建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等十大體系,培養高素質“工匠之師”和高水平應用型專門人才,努力構建學校“技術+師范”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奮力建成立足灣區、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一流技術師范大學。

熱門成考院校

  •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211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車輛工程、工商管理、船舶與海洋工程

  •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211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車輛工程、臨床醫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

  • 湖北大學 湖北大學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學

  •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建筑學、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

  •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制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工技術

  • 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工程、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 湖北中醫藥大學 湖北中醫藥大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中醫學、中藥學、護理、中西醫臨床醫學

  •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學、經濟學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教育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音樂教育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日本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最新 国产 精品 精品 视频 |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色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99|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97r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