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湖北自考服務中心 >> 高校 >> 學校排名 >> 瀏覽文章

安徽大學排名2024年最新全國排名第82

2024/11/18 10:39:55
安徽大學排名2024年最新全國排名第82

安徽大學排名2024年最新全國排名第82

安徽大學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參照校友會排名、軟科排名、武書連排名。排名指標包括教育質量、畢業生就業質量、師資力量、科研水平等選項。以下是安徽大學2024年國內排名信息,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安徽大學排名

排名類型 國內排名
校友會排名 82
軟科排名 95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962

安徽大學簡介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學校是國家“雙一流”和“211工程”建設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1928年,安徽大學肇基于時為省會的安慶市,開啟安徽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賡續襟江帶淮崇教文化之菁華。幾經易址,于1956年遷建合肥;數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安徽大學”校名,這一天被定為校慶日。作為一所具有紅色革命傳統的高等學府,安徽大學辦學近百年來,勇擔民族復興大任,執著“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辦學理想,秉承“至誠至堅、博學篤行”校訓精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累計培養了38萬余名優秀畢業生,是安徽省內畢業生人數最多、分布最廣、影響最大的高校,被譽為省屬高校的“排頭兵、領頭雁”。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著力構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養機制,努力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富于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和國際視野,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養的辦學條件體系,現有磬苑、龍河、史河路和泗州路4個校區,另租用安徽財貿職業學院蜀山校區、安徽涉外經濟職業學院金寨路校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91億余元,館藏紙質圖書391萬余冊;擁有本碩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層次體系,32個學院,89個在招本科專業(其中49個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總數并列全國地方高校賽道第2位),1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以及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以及2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建有39門國家級一流課程(線下課程數居全國高校第10位)、2個國家級和5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國家級和8個省級實驗教學(實訓)示范中心、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承建全國首個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現有本科生3.4萬余人、博碩士研究生1.5萬余人;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升學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與研究生獲省部級以上競賽獎2200余項,位列全國“雙一流”高校第63位,畢業校友獲得“國家杰青”數位居全國高校第29位。

學校堅持走科研強校之路,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特色顯著,覆蓋理學、工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1大門類,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5個省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環境/生態學、物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一般社會科學和臨床醫學等10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4個學科進入前3‰);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344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2500余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1150余人;實質雙聘院士4名;全職引育“國家杰青”“萬人領軍”等國家級領軍人才97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地方領軍人才572人次。形成了以兩院“院士”、國家“杰青”“優青”等為引領,師德高尚、結構合理、業務精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師資隊伍;建設“強光磁集成實驗設施”“信息材料與智能感知”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研究平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個高端創新平臺以及安徽省實驗室等38個省級科研平臺,產出了金屬團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儲材料等一批原創性成果,在高靈敏傳感裝備、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新光波導材料”研究成果刊載在Science期刊,首次實現氮氣與烯烴直接合成烷基胺,成果刊載在Nature期刊;學校2023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2項,資助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持續位居省屬高校本級首位;“雙一流”建設以來,共獲國家及省部級科研獎勵94項。學校自然指數排名位居全國第48、全球第140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指數在一流學科年度發展指數評價中位居全國第2;北京外國語大學發布中國大學全球影響指數,我校位列第54位;2024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位居全國第71位、世界第394位。

學校堅持以貢獻求發展,不斷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學校與安徽省16個市簽訂了多層次的校市合作協議,與合肥市共建綠色產業創新研究院,與滁州市共建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與六安市共建國家大學科技園分園;大學智庫指數排名進入前50名,學校已成為研究與解決安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主要基地之一;與省直廳局共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鄉村振興、安徽法治等研究院;創新發展研究院連續入選“高校智庫百強”,連續11年編撰《安徽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智庫產品;圍繞“三農”問題、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研究報告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人肯定性批示225次(國家領導人批示19次);學校深化科教、產教、校地、軍民“四個融合”,廣匯人才培養資源,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共建“學術共同體”,合作開設“物質科學”等5個英才班;聚焦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長鑫存儲、科大訊飛、江淮汽車、奇瑞汽車等380多家重點企業建立了深度的產學研用合作關系,共建校企互嵌式創新平臺、研發機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

學校堅持內涵式發展,不斷彰顯文化傳承創新水平。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勢明顯,近3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等立項數連續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3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0項,居全國第28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書20萬件,牽頭成立省高校創新聯盟,協同省內高校成立新安醫學、徽派建筑、徽州文獻等分中心,引領帶動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護和傳承,推動徽學成為三大地方顯學之一;建成戰國竹簡珍稀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收藏整理研究戰國竹簡“安大簡”,已發布2輯研究成果,發現比現行《詩經》《論語》更早版本,入選首批國家“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群舒文化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牽頭編纂《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史料匯編·安徽卷》,獲建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書》填補相關領域重大空白。獲批教育部首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獎等8項;學校入選首屆全國文明校園(全國39所)。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擴大國際交流合作影響。學校是國家公布的華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的高校之一,與美、英、德、日等國家和地區的152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校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個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由楊振寧院士擔任名譽院長并親題院名;成立中法工程師學院、中柬學院,布局中德學院;獲批萊布尼茲材料科學、醫療成像先進技術2個省級聯合研究中心;與智利圣托馬斯大學、烏克蘭哈爾科夫大學、阿塞拜疆巴庫大學、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國立大學合作建立4所孔子學院,其中智利圣托馬斯大學孔子學院先后榮獲“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示范孔子學院”榮譽稱號,習近平主席訪智期間曾親切接見學校派駐的中方院長及教師代表;與俄羅斯、法國、波蘭、日本、韓國、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個“中國中心”。

新時代,新目標,新征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學校正在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落實,謀劃好2028建校100周年和2035遠景發展,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調結構、轉功能、增體量、提質量”,以一流學科建設催生更多世界一流成果,以一流的人才培養體系、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一流的原始創新能力、一流的人才隊伍努力躋身一流大學方陣,為教育強國和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注:數據截至2024年9月1日)



熱門成考院校

  •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211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車輛工程、工商管理、船舶與海洋工程

  •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211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車輛工程、臨床醫學、土木工程、電氣工程

  • 湖北大學 湖北大學

    重點大學,熱門專業: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學

  •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建筑學、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

  •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工程管理、制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工技術

  • 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工程、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 湖北中醫藥大學 湖北中醫藥大學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中醫學、中藥學、護理、中西醫臨床醫學

  •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學、經濟學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一本院校,熱門專業:教育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音樂教育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 9久久9久久精品|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jlzz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久|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